知道自己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麼

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那本書中的一句話

「知道你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你知道什麼」

解決方法就是要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要有批判思維:思而不學則怠,學而不思則罔

這樣就不會被自己相信的東西牽著鼻子走,因為可能這些相信的東西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太過狹隘,而沒有看見真正的事實然後就產生了思考的謬誤

宗教信仰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會不太一樣,不要把別人的答案當作是自己的答案,宗教團體裡面的人很多把統一的教義當作標準答案,其實這蠻危險的,最後產生的行為偏差,讓外人對那個宗教近而遠之,反而沒看到真正要看到的真知灼見

閱讀前哨站看到分享的一句話也不錯

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

這句話跟「知道你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你知道什麼」道理是相同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