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閱讀經驗陷阱這本書學到一個統計學的名詞 – 均值回歸。用 Google 查了一下這個統計學名詞後發現這個均值回歸是用在金融領域,但是經驗陷阱這本書則是把這個現象套用在人們沒有發現這個均值回歸現象的時候卻產生了一種倒果為因的思維的謬誤,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果關係

書中舉的案例是美國知名的運動畫刊每次報導了了運動明星後,這位運動明星後續的運動表現就開始走下坡,於是人們就開始產生了所謂的「運動畫刊魔咒」,以為只要是接受了運動畫刊的報導後,這位運動明星走下坡是必然的結果

其實這個現象也就是均值回歸在作用,因為會接受運動畫刊採訪的運動明星都是剛好處於生涯中表現最好的時刻,後續的運動表現要再突破的機率算是很低

這本書一開頭就講到了美國歷史上的華盛頓總統的死因竟然是放血過多而死掉,因為當時的醫療還不是很發達,人們因為幾次的身體不適而採用放血治療後身體好轉,結果也讓醫學人員相信放血有一定的療效

如果說運動畫刊魔咒是均值回歸的高峰值反轉現象,那麼這個放血案例就是低值的反轉現象,因為當時人們在身體處於非常虛弱的狀況採用放血,結果沒多久後感到身體有比較好一些,就誤以為那是放血所產生的療效

所以「均值回歸」雖然是一個統計學名詞,也可以拿來當作人生座右銘,看到一件事情的現象,千萬不要用事情的前後發生順序去自動產生因果關係,很可能這背後就是有均值回歸原理在作用,很容易就踩到了歸因謬誤這個地雷

在哪本書看到這個句子?

關於我

大家好 ! 我是 Soft & Share 站長 maoyang,我的白天工作是程式設計師,休閒時間喜歡閱讀和寫字,這個網站將會記錄我在書中看到引人深思的句子,並用手寫的方式寫下這些句子,也會記錄我的想法與心得

最近的軟體開發作品 – LN+ for udemy/youtube/hahow 輔助使用 Notion 做線上課程筆記的小幫手

使用 e-mail 訂閱網站更新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